Post By:2025/1/3 10:01:03
[size=4]1月2日,[/size][size=4]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[/size][size=4]《青岛有个“小云南”[/size]》,[size=4]讲述[/size]即墨雄崖所的历史与传说。 [size=4]↓ ↓ ↓[/size]
[img]/tp/2025/0103/1001019923.jpg[/img]
[size=4]在山东青岛即墨东北部有一座古老的城所——雄崖所,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,是当时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。走进这里,只见它背山面海,地势险要,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胶东半岛的海岸线上。眼前是斑驳的古城墙,它们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洗礼,依然屹立不倒,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。城墙上的砖石,每一块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,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当年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。[/size]
[size=4]一走进雄崖所,狭窄而古朴的街巷便映入眼帘。这里的房屋错落有致,屋顶的青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岁月的光芒。漫步其间,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声,感受到古代居民在这里安居乐业的生活气息。[/size]
[size=4]而在雄崖所和更广范围的青岛地区,一直流传着“小云南”移民的说法。据说,在明朝初期,随着卫所的设立,许多居民从云南一个叫做乌沙卫的地方迁徙至此。他们主要分布在青岛、烟台、威海一带。其中,人数以青岛为最;在青岛,人数又以即墨为最,以至于即墨有“小云南”之称。[/size]
[size=4]关于祖先缘何源自云南?当地至今流传着许多传说。[/size]
[size=4]一说,古时候,一场震惊世人的水灾降临在山东地区,位于今平度北部、高400米左右的两目山被淹没两次,故又称“两没山”。洪灾后,满目疮痍,人口锐减,于是官府令大批云南百姓迁徙到山东地区,以补充当地人口。由于路途遥远,路上每有想小便的时候,移迁人们就让押解的兵丁给他们解开双手,因此当地人便有了管小便叫作“解手”的习惯。[/size]
[size=4]二说,永乐年间,今山东一带曾一度成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,以致山东特别是今莱西、即墨一带人口锐减,于是战后从云南引入移民以补充胶东地区的人口。[/size]
[size=4]三说是清军入关后的战乱导致山东尤其是即墨、城阳等地人口锐减,之后从外地迁来的大批移民中,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云南。[/size]
[size=4]历史上,明代自京师到郡县设立卫、所。据《明太祖实录》记载,洪武年间在云南设立卫所,其中有乌撒卫。所谓乌沙卫或许乃乌撒卫谐音。史载,明朝洪武元年至洪武七年,倭寇曾大规模侵袭山东沿海地区,特别是莱阳、即墨、胶州、诸城等地受灾犹重。鉴于此,山东的鳌山卫、雄崖守御千户所、灵山卫、大嵩卫等纷纷设立。为进一步加强山东沿海防务,明朝中央政府调动云南的卫、所充实当地力量。[/size]
[size=4]此外,代代相传的某些村志和家谱也提供了一些佐证。如今,青岛即墨金口镇南阡村万姓、古阡村金姓,段村镇段村刘姓、鳌山卫街道院上村孙姓等,皆来自乌沙卫。平度市万家镇万姓来自云南镇康县南关万家沟。据即墨辛戈庄村的《张氏族谱》记载,当地张氏的祖先张徽、张清兄弟两人均自乌撒卫分别调任到鳌山卫、浮山前所。即墨蓝家庄村《蓝氏族谱志》记载,当地蓝氏的祖先从云南以军职调任鳌山卫。从上也可以看出青岛“小云南”的移民传说有着合乎情理的历史逻辑。[/size]
[size=4]如今,我们依然能从胶东与云南相似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方言中,寻觅到“小云南”移民的痕迹。这里一些独特的祭祀仪式和风俗,就像是历史留下的记忆符号,等待着人们去解读。比如,胶莱部分地区在丧葬习俗方面流行“送魂”,即送逝去人的灵魂回西南的仪式。司仪在葬礼上喊“放光大路向西南,千慎万慎苦处花钱!”“西南去——”据说这是引导逝者魂归祖上来源地——云南。[/size]
[size=4]家谱是民间的家族记忆,对祖先源流和世系流传有较为清晰的记载,对于研究区域宗族历史具有重要价值。民间传说则体现了普通百姓的历史记忆和阐释,它们对史实的解释虽然难尽信从,但折射了某个区域社会心态发展史,可以反映出该区域民众生存、发展和生活历程中的群体变迁和文化信仰。[/size]
[size=4]从古迹生发传说,从传说触摸历史,青岛“小云南”只是中华文化遗产中一朵小小的浪花,但它讲述的是中华大地上一个个跨越南北、贯穿古今的文化故事,记录鲜活生动的久远记忆,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。雄崖所见证了“小云南”移民在这里生根发芽的历史,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。也提醒着人们,正是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的辛苦耕耘和努力付出,才换来今天的繁荣与昌盛。[/size]